“我们最主要的想法,就是要为这些患者争取一个治疗的机会。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做这样的复合手术,那么他们就失去了救治的机会。”面对一天前完成的又一例心胸外联合手术,医院心血管四病区主任梁志强说到。
五十多岁的陈女士来自信阳,因长期咳嗽在当地检查发现肺部有肿块,随即转入医院胸外一病区。入院后胸外专家钱如林院长初步诊断发现,陈女士左上肺有一约4x3cm大小的肿块,肿块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及分叶征。根据多年来的丰富经验,钱院长考虑不能排外肿瘤,建议尽快手术!
△心血管四病区梁志强主任为陈女士先行心脏搭桥
然而此时,问题出现了。
由于陈女士患有多年的冠心病,行术前冠脉造影后,发现患者冠脉有三支病变,病变较重,且已不适宜放置支架,只能进行心外搭桥手术。可若只行心脏搭桥术,势必会影响到肺部肿块的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延误病情。但若先行肺部术,那么围手术期极大可能会出现心梗等并发症,风险极大!
面对如此两难的选择,如何能够使患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又能最大限度的规避手术风险,保证围手术期安全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对一名外科医生来说,每一次站在手术台上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患者的病情在手术中会瞬息万变。要把控整台手术,除了精湛的技术、十足的经验,还需要在术前对患者病情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充分的评估。
对此,钱如林院长和心外专家梁志强主任进行联合会诊,即刻决定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左上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转入心血管四病区。
△胸外专家钱如林院长为患者进行肺部手术
上午八点,手术进入了准备阶段。
由于手术采取的是非体外循环,虽然有效的规避了体外循环下所带来的炎性反应,但对于麻醉和手术医生的技术就要求更为严格。
术前准备就绪后,上午九点,梁志强主任采取正中切口,在心脏不停跳的基础上为陈女士成功实施心脏搭桥手术。
随后,左上肺叶切除开始。
为了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钱院长改变了常规由左侧侧卧位的手术入路,利用心脏搭桥的正中切口打开左侧胸膜,逐一对左上肺静脉、动脉、气管进行处理并清扫淋巴结。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但难度和风险却不容忽视。由于体位局限和手术入路的特殊性,钱院长必须克服心脏所在位置对于手术视野的遮挡,最终凭借着高超娴熟的技术将左上肺叶切除并彻底清扫淋巴结。
下午两点半,陈女士手术顺利结束,术后16个小时脱离呼吸机,安全返回病房。
目前,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已跃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女性第二位。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中老年肺癌患者同时也合并有心血管方面疾病。这种病人如果单纯做肺癌或食管癌的手术,手术风险是极高的,围手术期很可能会因心脏问题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但若不只顾及心血管疾病,又会耽误治疗,毕竟手术对于中早期肺癌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同一台手术,一个切口解决两种疾病,不仅减少了花费和患者住院周期,更重要的是,既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又使两种疾病都得到了及时诊治。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在疾病的治疗上,患者都能从中受益许多。
医院作为我省唯一医院,早在年就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合并心脏病等心胸外高难度复合手术,无论是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上还是手术技术创新中,均领先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