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瓣膜病变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主动脉瓣狭窄以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已经成为这一群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有呼吸困难、心绞痛、眩晕或者晕厥,甚至死亡,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传统的方法是传统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但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适应症要求十分严苛,且需要开胸进行手术,部分老年人身体机能差,病情重,常合并其它疾病,不能耐受开胸手术,只能靠药物支持治疗,改善症状。因此,医学人员一直在探讨一种创伤更小、适应症更广泛的手术方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应运而生。
▲图源:merillife
心脏瓣膜疾病微创手术——TAVI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是用于治疗重度心脏瓣膜疾病的一种新型技术,无需进行开胸手术,有助于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可在术后5-7天内恢复(传统手术一般需要7-10天)。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手术中,医生通过切口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开始植入人造心脏瓣膜;当导管被引导并到达主动脉瓣位置时,医生将导管内的气囊充气,在人造心脏瓣膜上施加压力并将其固定就位,新的人造心脏瓣膜即可代替原有的主动脉瓣。手术过程通常只需要2-3个小时。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图源:医院
年,法国进行了世界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此后几十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在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目前TAVI的临床例数已经与传统开胸手术(SAVR)持平。
近年来,随着人工置换瓣膜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不断提升,TAVI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和长期健康情况都有了显著改善,效果也与传统开胸手术(SAVR)相差无几,甚至超过SAVR。
年发表在《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期刊中的一项针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与传统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的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低手术风险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I的效果比SAVR更好[3]。
另外,年发表在《EuropeanHeartJournal》的一项研究对比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与传统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术后死亡率,研究结果指出,TAVI与SAVR相比,降低了主动脉狭窄患者的死亡率和脑卒中风险[4]。
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TAVI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效果显著,或许将成为重度主动脉瓣膜疾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但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能否应用还需要医生综合评估。目前,美国TAVI治疗标准以及各大指南均建议,必须建立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对患者做出评估。
因此,对于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来说,医院十分关键!
医院TAVI数量远超日本平均水平
年,日本医院正式引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并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实施设置了包含手术台和心血管成像系统的治疗室——混合手术室。截止到目前,医院进行的TAVI手术例数已经远超日本平均水平。
▲混合手术室,图源:医院
实施TAVI,需要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心脏团队共同分析评估,医院在年设立了心脏主动脉中心,开创了以拥有世界先进导管治疗技术的心脏病专家和心血管外科专家为中心,包含麻醉师、心脏影像诊断专家、放射科医师在内的多学科心脏治疗团队,医院的优势,为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
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对于一些合并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作为日医院,医院心脏主动脉中心可以与其他科室合作,综合判断患者的身体情况,并及时给予治疗。医院无法进行TAVI的老年患者,在医院的治疗后,也进行了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预后。
▲为老年人进行TAVI的医院多学科心脏治疗团队,图源:医院
目前,日本医院已经开放接受国际患者的远程会诊和赴日就医需求,对于不幸罹患心脏瓣膜疾病需要治疗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厚朴方舟寻求医院心脏主动脉中心专家的意见,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对于希望赴日就医的患者,厚朴方舟可以帮助患者联系医院,并提供一站式出国看病服务,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如有需要,可拨打全国咨询热线--或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