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肚子里的宝宝,小心脏只有杏仁大,能做“心病”治疗?听起来匪夷所思,却真实发生了!9月22日,医院成功开展了全国首例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手术,39岁的谢女士腹中28周的先心病宝宝,在中外专家团队的密切合作下,“通波仔”救右心室,免遭夭折之祸。还有10周,这个“新(心)生”宝宝就将出生。此例“胎心术”,全球能施行的不超过10家医院,不仅填补了我国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的空白,也标志穿刺路径:孕肚→子宫壁→羊膜腔→胎儿胸壁→胎心右心室→胎心肺动脉瓣。记者面前的谢女士,全身散发着母性光辉,还有10周左右,宝宝将出生。“术后我和宝宝足足长了八九斤!”谢女士说,省医心研所的医生都称赞她是“最勇敢的妈妈”,她却认为,是他们给了她最贵重的生日礼物——全国首例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正是在她40岁生日前两天做的。如今想来,初知腹中二宝患有严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全家大惊失色的日子,风波迭起:二胎患严重先心病。谢女士是一名高校教师,有一个两岁多的儿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谢女士开始盼为儿子添个伴。尽管验出身体存在输卵管堵塞的情况,今年3月,她还是成功怀上了二胎,全家人都十分高兴。不料一波三折:21周产检时医生发现,胎儿患严重复杂先心病:右心室发育不良、三尖瓣发育不良,肺动脉严重狭窄至接近闭锁!如果妊娠继续,宝宝可能变成单心室,这几乎就是中止怀孕的指征,多名医生建议“放弃”誓不放弃:孕妈勇试新技术。谢女士来到省医心研所时,孕期已26周,一场心外科、产科专家会诊迅速开展。省医心脏母胎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潘微介绍说,检查发现,胎儿病情的元凶是肺动脉瓣膜闭锁,血液从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时,受阻返流冲刷右心室,导致心室肥厚、不发育,也使三尖瓣发育不良。更令人捏把汗的是,解除瓣膜闭锁后,起码需要4周时间宫内发育,才能帮助右心室“长回来”,时间不多了!专家组给出治疗方案——尝试首战失利:胎心率放慢即刻暂停。手术推进驶上快车道。省医专家与奥地利同行多次探讨最安全术式,决定了孕28周“窗口期”手术,还确定术中对孕妇全麻,保证术中胎动完全停止。两名奥地利专家也飞到广州支援。术团队分析了适应症、并发症,拟定了各种风险处置预案,大到超声机,小到一根穿刺针,都在细致准备。9月20日,潘微团队监测到胎儿体位合适,胎心正面对母体腹壁,事不宜迟,决定次日实施手术。9月21日一早,各科再战圆满:母胎失血仅4毫升。回到病房,谢女士清醒过来。专家征求她是否愿意再尝试手术,谢女士立刻同意,“当时只担心专家不愿或不敢再做。”9月22日早上复查超声,“那天宝宝有些调皮,竟然背对着大家。没办法,我按医生指示趴了一个多小时。”谢女士说,还好宝宝合作,体位最终转过来了。手术再次进行。有了前次经验,穿刺针十分顺利、准确地穿刺到胎儿的右心室,球囊导管穿过接近闭锁的肺动脉瓣,开放了肺动脉瓣膜,反原来胎心介入治疗不是越早越好,省医心脏母胎医学科主任潘微指出,国际上例中最小的有22周做的,最大的有32周才做。如果胎心问题严重会尽早,但总体而言要选择最合适的“窗口期”。比如此例,26周到院,28周手术,万一手术穿刺引发胎儿早产,现医学条件下早产儿可存活了。再晚点做,右心室发育追回来就难了。为何不等婴儿出生后再做治疗?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主委、省医院长庄建说,此例手术指征就是右心室发省医心儿科主任张智伟直言,为了此项胎儿宫内治疗,省医团队已经做了五六年的准备,动物试验非常成功,全团队磨合了一年多。做起来碰到最大的挑战是胎儿体位定位,胎儿一直在动,第二次手术在潘微主任团队与谢女士努力调整近2小时才获得合适体位,实际治疗时间不过20分钟。而与国际病例相比,这一国内首例难点还在于右心室、肺动脉瓣穿刺。张智伟说,欧美人群左心室发育不良、主动脉瓣狭塞占病例七成多,其他两成多是右心室(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治白癜风拉萨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l/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