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先心管家已开通的绿色就诊手术通道,您可以联系先心管家(jia02)预约。
个人简历
郭建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陕西省小儿心脏病诊疗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加拿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心中方负责人。
目前为止完成各类心脏手术八千余例,手术成功率98.5%以上,个人年手术量例以上,病种涵盖先心病、冠心病及风心病各类心脏疾患,尤其擅长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的手术治疗。
执业经历
年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本科。年本科医院心脏外科攻读硕士学位,参与临床工作。医院心脏外科攻读博士学位,参与临床工作。年开始任住院总医师,年-年10月任主治医师,历经婴幼儿组、瓣膜组、大血管组及心衰治疗组。医院期间十年,参与各类手术1余例,主刀手术余例。
年10月-5年5医院心脏外科,科室副主任,医院心脏外科及CICU,使医院年手术量从0达到余例。
5年-医院医院心脏外科,科室副主任,婴幼儿组组长,“陕西省小儿心脏病诊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加拿大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心”中方负责人。医院期间参与手术余例,主刀各类手术0余例,其中婴幼儿手术1余例。
年-医院心脏外科,科室主任,负责组织小儿先心病国际研讨会二次,国内小儿先心病研讨会四次,基层医师先心病学习班八次。
外出学习经历
先后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一系列高难心脏外科手术,效果良好。如:
新生儿(19h)大动脉转位(D-TGA,L-TGA)调转手术(Switch)(首例)
新生儿(21d)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矫治手术(首例)
新生儿(12d)心脏肿瘤切除术(首例)
儿童(1y7m)二尖瓣置换术(年龄最小、体重最轻)
儿童(5y)主动脉瓣成形手术(首例)
儿童主动脉ROSS手术(首例)
婴幼儿单心室分隔术(首例)
大动脉转位或右室双出口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双调转手术(DoubleSwitch)(首例)
大动脉转位或右室双出口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Nikaidoh手术(首例)
大动脉双根部调转手术(DRT)(首例)
Senning﹢DRT手术(首例)
改良REV手术(首例)
婴幼儿多发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杂交手术(Hibrid)(首例、数量最多)
非体外循环下Hemi-Fontan手术(首例)
非体外循环下Fontan手术(首例)
婴幼儿(6m)Eberstein畸形矫治术(年龄最小)
右心发育不良及单心房、单心室疾病的全腔-肺动脉连接类手术
肺动脉闭锁(PA)根治及杂交右室双出口(DORV)的Rastelli手术
三尖瓣闭锁全腔-肺动脉连接类手术
大动脉转位(D-TGA,L-TGA)调转手术(Switch)连续余例,死亡率4%(国内领先)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m-54y)连续6年余例无死亡(国内领先)
右室双出口根治术(6m-27y)连续6年70余例无死亡(国内领先)
曾为出生仅19小时,体重1.5kg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患儿成功施行动脉调转手术(Switch手术),现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是目前西北地区接受心脏手术的患儿中手术年龄最小、体重最轻、效果最好的心脏手术患者。
外出参观经历
沈阳军区总院心脏外科(,,各一个月)张仁福主任
济南军区总院心脏外科(5,一周)王玉亮医师
医院心脏外科(6,一周)贾兵主任
医院心脏中心(6,一周)刘中民主任
南京军区总院心脏外科(,一周)李德闽主任
医院心脏外科(,2天)莫绪明主任
医院心脏外科(,2天)王东进主任
医院心脏外科(,2天)王继琛副院长
深圳孙逸仙医院(,1天)自行
医院心脏中心(,1天)贾国良、朱洪玉主任
武汉亚洲医院心脏中心(,1天)郑萍主任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HopkinsHospital机器人研发中心范雄林教授
美国华盛顿NavyHospital心脏中心及加护病房HungFongdoctor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病原微生物研究中心雷迎峰教授
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外科Tomas.Spray主任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Jim.Wang(王锦)教授
美国迈阿密大学眼遗传生理研究所王高峰、卢春荣助理教授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十余篇(英文原版2篇,SCI一篇)。国际级学术会议大会发言两项,国际及国内大会参加若干。负责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参与两项。作为主要参与者与实施者的军队九五指令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维永)。独立获得发明专利一项。
带教国内进修生、本科生、硕士生二十余名,其中两人考取硕士,两人考取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医学院及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暑期实习生(华裔)各一名。
负责接待国外专家包括:德国柏林心脏中心翁渝国副院长;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医学院心脏外科Goldstein教授;加拿大渥太华总院实验中心主任Stewart.Duncan教授、Mei.ShirleyCEO。
1
网友“闭**”
病情描述:3岁,有15公斤,室缺2mm,动脉导管未闭3mm,问有没有自愈的可能和手术方式。
主任,我家小孩现在3岁,有15公斤,这是今年9月底在老家安康复查的彩超。想问这个情况是否可以自愈?如果手术是做什么样的呢?
郭建军主任:我们先回答一下昵称叫闭上嘴是一种修行的患儿家长。这是一个3岁、15公斤的小孩儿。超声显示膜周部室缺,孔径大概是2毫米左右。这种情况能否做经胸微创或者内科介入的伞堵,单纯凭这一个简单的B超是无法满足判断条件的。
所有的病人在决定进行微创伞堵手术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超声会诊。无论房缺还是室缺,对缺损各个层面、各个比例关系都要做严格的筛选。从这个患儿的超声来看,它提供的信息不足以决定能否进行这个室间隔缺损的伞堵。
我建议还是要医院,进行更全面细致的超声确诊,再决定是否能进行这种微创的伞堵。
2
网友“张**”
病情描述:1岁,膜周部室间隔缺损7mm,卵圆孔未闭,问什么时候能自愈和手术远期影响。
主任您好,我家宝宝现在一岁零半个月,从三个月的房缺,室缺,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到一岁的室缺,卵圆孔未闭,虽然现在室缺无变化,但感觉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能否再等等看自愈的可能性?如果再观察无好转,2岁左右开胸手术会不会损伤太大?能否接种疫苗?
郭建军主任:第二位朋友昵称叫张越,是一岁零半个月的宝宝,房缺、室缺、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可以看作是4种简单先心病结合在一块儿。这种情况我们也碰到过一些。如果说房缺、卵圆孔、室缺都符合微创伞堵的条件,有些病人也可以做多个伞堵的手术治疗。不过这个孩子室缺7毫米是比较偏大的,从目前提供的超声血流多普勒来看,他做室缺伞堵的几率可能偏小一点,因为在主动脉下缘这个地方,残端大概只有1~1.5毫米。
大家知道,缺损的孔径越大,我们用的伞越大,对缺损的边缘是有要求的。7毫米的室缺,如果某一个边界不够大,那么还是不建议冒险经胸伞堵。综合起来,我建议还是要进行手术的综合修补。
3
网友“幸**”
病情描述:2岁了,30斤左右,膜部室缺形成膜部瘤,问是否需要手术?
我家宝宝2岁了,30斤左右,这是最近刚做的检查,想请主任帮我看看,她的情况现在需要做手术吗?
郭建军主任:第三位朋友的昵称叫幸福,是2岁、15公斤左右的患儿,超声显示是一个室缺,左室面大概是4毫米,右室面因为瓣膜粘连引起一个膜部瘤,瘤体大小大概5毫米。
这种病人通常有两种选择:第一,要经过超声详细的会诊以后,看他有没有伞堵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比如说室缺的几个边缘是不是满足条件;第二,如果边缘满足微创伞堵的条件,还要评估一下这个膜部瘤对伞的释放的影响。如果都没有问题,可以尝试用膜部的伞去进行封堵。
4
网友“L**”
病情描述:5个月20天了,房间隔缺损5毫米,42天检查缺损3.6毫米,听不见杂音,问手术时机。
郭主任你好,我的孩子5个月20天了,房间隔缺损5毫米,42天检查缺损3.6毫米,没有并发症,孩子发育正常,身体健康,听诊器听不见杂音,缺损多大需要做手术?什么情况下必须手术?谢谢
郭建军主任:第四位朋友的昵称lucky,5个月的小孩,中央型房缺5毫米。这种情况原则来讲,是可以做外科或内科的微创伞堵的。缺损的部位、大小都符合要求。
家长有一个问题,就是多大才能进行手术,有没有必要等一等,让缺口自己愈合呢?我个人的意见是,一般这种小孩儿,建议在3~6个月来做手术。因为这种情况自我愈合的几率客观上讲是有的,但是几率非常之低。所以我觉得还是尽早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为好。
5
网友“黛**”
病情描述:三岁一个月,体重13公斤,室缺3mm,膜部瘤已形成,问有没有自愈的可能。
孩子三岁一个月,体重13公斤,膜部瘤已形成,想问是否有希望自愈?三尖瓣隔瓣与纤维束包绕是否会对心脏功能有影响?
郭建军主任:这位朋友的昵称叫黛眉,是一个3岁的小孩儿。可以看到他的室缺不算大,大概有3毫米左右,右室面因为粘连引起部分的膜部瘤形成。这种情况跟前面第三个病人类似,就是说这个口径理论来讲是比较适合做伞堵的,重点是它周边的关系如何。
如果周边关系是符合伞堵条件的,要判断一下它右室面的粘连会不会影响伞的释放,尤其是右室面伞盘的释放。如果没有影响,也可以选择这种膜部瘤的室间隔封堵伞进行治疗。
第二个问题,三尖瓣隔瓣与纤维束的包绕粘连,是否会对心功能有影响?家长大可以不必顾虑这个问题,因为这么小的口径,而且还有一部分的粘连遮挡,分流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比较小的,同时对心功能的影响也比较小。但是依然应该尽早进行干预,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形成,比如瓣膜的反流,形成新的膜炎、赘生物等这些可能性。
6
网友“C**”
病情描述:四个半月,11斤重,室间隔缺损7mm,卵圆孔未闭,问手术方式及护理问题。
宝宝现在四个半月,11斤重,想问1.怀孕期间产检一切正常,为何宝宝出生后检查有先心病?2.宝宝目前情况是否有自愈可能,如果不能自愈,什么时候手术最佳,哪种手术方式更好,不及时手术可能会有什么问题?3.术后是否会有并发症?4.宝宝目前左胸比右胸高,是否先心病导致?宝宝喜欢左侧睡是否对此有影响,哪种睡眠姿势更好?5.宝宝这几天吃得少,呼吸时而有啰音,可能什么原因,怎样护理好?(之前有过一次吸入性支气管肺炎,比较担心同样情况)
郭建军主任:第六位朋友Cindy,四个半月,十一斤。这几个问题我分别回答。
首先这是一个膜周部的7毫米室缺,超声显示小孩主动脉瓣下的残端几乎是没有的,所以他的7毫米室缺,我不建议做微创的伞堵。
有没有自愈的可能?这种可能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几率非常低。
手术时机我们一般建议在3~6个月,因为孩子室缺的口径偏大一点,对小孩整个心脏形状的变化、心功能的改变等一系列的影响都是比较重的,所以还是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孩子目前左胸比右胸高,就是因为他本身具有室间隔缺损导致的心脏变形变大,引起胸骨发育的继发性改变。
小孩的睡姿我们倒不觉得有什么影响,可以选择各种睡姿。
小孩的饮食差,偶尔有呼吸道的问题,比如说有啰音、痰鸣。这些情况可能都是因为本身的室间隔缺损引起的分流导致肺淤血,进而引起容易感染、容易得肺炎等情况。所以综合以上这些情况,还是建议尽早手术治疗,这样问题就可能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
7
网友“小**”
病情描述:一岁半,体重18斤,膜周部室缺3mm,问手术方式及手术费用。
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半,体重18斤,孩子目前病情怎样,后续需要怎么治疗,若手术该采取什么方式,费用多少?能做微创吗?
郭建军主任:第七位朋友小永远,是个一岁半、体重18斤的孩子。超声显示膜周部有一个3毫米左右的室缺。从目前已有的数据来看,这个小孩做微创伞堵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因为从这个图来看,缺口还是有一定的边界、残端的。这种情况经过比较详细的超声评估以后,应该是有一定的机率做微创伞堵。
至于微创伞堵的费用,或者传统开胸手术的费用,医院、每个地区都不同。医院,无论是做伞堵还是做传统的开胸手术,这种简单的先心病总体花费在3万元左右。
8
网友“P*”
病情描述:1岁10个月,有23斤重,隧道型室缺2mm,问能否自愈及手术方式
孩子现在1岁10个月,有23斤重,想问主任还有能自愈吗?如果要做手术的话能不能微创手术?
郭建军主任:第八个朋友的昵称叫Picture,现在是一岁十个月,23斤重。超声显示他是一个膜周隧道型的小室缺,左室面大概有2毫米左右,右室面也是2毫米左右,整个隧道长度大概有5毫米。这种大小的缺损,从理论上讲,缺口有一定的逐渐变小、甚至闭合的几率。
另一方面,室缺的解剖结构也很关键。像这种长的隧道型室缺,口径比较小的情况下,相对来说自己愈合的几率会稍微增大一些。我还是建议他定期复查,通过超声监控缺口的发展。
传统的手术肯定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至于说能不能做微创,还要进一步详细评估。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有关缺口的边界、它周围的比例关系,以及有没有其他一些禁忌症。
9
网友“风**”
病情描述:9个月体重20斤,动脉导管未闭,问手术风险及手术时机。
孩子9个月体重20斤,动脉导管未闭,想问手术风险有多大?什么时候做手术好?术后住院要住多久?
郭建军主任:第九个朋友昵称叫风信子,孩子9个月,体重10公斤,动脉导管未闭。我们先回答手术风险这个问题。动脉导管未闭有几种处理方法,外科封堵、内科介入封堵、外科手术结扎都是可以选择的。从风险来讲,都有一定的风险。哪个风险大一些,这个很难去对比。
什么时候做手术好?医院的角度来讲,孩子已经9个月了,我们建议他尽快手术治疗。术后住院大概3~5天。
手术方式的选择问题:医院对动脉导管未闭这种情况,很少采取外科或内科导管伞堵的方法。当然,每个人的观点、角度不同,各有利弊,我们这边还是主张做外科结扎的性价比比较高。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不能采取伞堵方法?其实很多单位也采取了伞堵的方法治疗,无论是介入还是外科。从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来讲,伞堵肯定是可以做的,不过需要好好权衡它的利弊。因为无论是医生也好,家属也好,大家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
我主要认为,这种伞堵导管有可能会增加孩子成年以后主动脉事件发生的几率。因为主动脉是人体最重要的一个通道,这个地方出现问题的话那都是大问题,比如动脉硬化,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动脉瘤。这个相当凶险,有的时候可能会来不及抢救。
伞堵动脉导管未闭,在主动脉壁内有一个伞,在肺动脉内壁有一个伞,这个伞对主动脉本身的内膜中层整个管壁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会增加主动脉事件发生的几率,所以我建议外科用线进行结扎,既安全、又节省、还不会存在任何异物在里面。
10网友“S**”
病情描述:1岁10个月,20斤,动脉导管未闭2mm,问有没有自愈的可能。
宝宝从出生就有动脉导管未闭2mm,现在那么久了没有长好,这个缺口是否一定要手术?还有自愈可能吗?目前没有症状。孩子现在1岁10个月,20斤重
郭建军主任:第十位昵称shirley,也是动脉导管未闭2mm。多久能长好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一般动脉导管未闭在小孩出生后3个月内进行闭合,有些闭合晚一点,有些一直不闭合,所以还在于观察。从血流动力学来讲,从对心脏、对全身各个器官、对发育的影响来看,我们单位建议一般在3~6个月就要进行手术。
我们上面也讲到了我们通常是采取外科结扎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内科/外科伞堵的方法,各个单位的观点不同。
还要提醒一下,在等待缺口自我闭合的过程中,心脏是持续改变的,包括这个孩子已经出现少量的主动脉瓣的反流;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心脏各腔隙口径的变化会出现相关的瓣膜的功能不全,包括主动脉瓣的反流、二尖瓣的反流,都有可能出现,所以建议这种观察的期限不要太长。
11网友“笔**”
病情描述:室缺4.5mm,2岁复查2.9mm,问是否需要手术。
宝宝出生时室缺4.5mm,2岁复查2.9mm,18年8月(2岁9个月)复查时显示,假性瘤形成并且没有明显过隔血流,还需要手术吗?
郭建军主任:第十二位昵称笔畅教育王老师,孩子出生就发现4.5mm的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复查以后是2.9mm,这应该是分流口的直径,不是真正室缺的直径。这种假性室间隔瘤的形成,毕竟没有明显的过隔血流,还需要手术吗?这是典型的室缺引起膜部瘤、再进一步粘连闭合的一个病例。
如果复查超声看到室缺,但是没有血液的分流,也可以采用观察的方法。因为一方面没有分流以后,可以暂时不需要手术;第二,这个膜部瘤的完全闭合粘连也可能会引起后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瓣膜的反流问题,比如说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几率还是有的。
12网友“我**”
病情描述:两周岁零一个月,室缺损4-5mm,现在恢复到1-2mm,问有没有自愈的可能。
宝宝孕期足周,满月检查出来心脏杂音,后检查室缺损4-5mm,现在恢复到1-2mm。宝宝现在两周岁零一个月了,还能长好吗?还能长到几岁?
郭建军主任:第十二个网友昵称我们不一样,超声检查缺损的左室面大概4~5mm,现在因为部分遮挡和粘连,分流口大概有1~2mm。这个小孩目前2岁零一个月,还要等多久?
我们经常讲这个室间隔缺损的粘连,不是无限制的粘连,往往是口径变到1~2mm以后,因为本身分流口径比较小,分流速度会加快,这样周围的残存的组织也比较少,空间也比较小,再进一步粘连、完全闭合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所以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建议复查超声,看有没有可能进行伞堵,如果不能进行伞堵还要进行手术修补。
13网友“F**”
病情描述:2岁2个月,有膜部瘤的形成,未见过隔血流,问有没有自愈的可能。
您好,医生!我小孩是膜周部室缺,现在2岁2个月,2岁时去照了彩超显示未见过隔血流信号,有膜部瘤形成,这种情况是算自愈了吗?彩超显示未见过隔信号,这种情况彩超会不会有误差的存在?
郭建军主任:第十三位网友fly,提的问题比较有趣。也是膜部的缺损,2岁2个月,通过2年多的观察等待,现在已经没有见到明确的过隔血流信号。说明膜部瘤形成以后,已经完全闭合了。这种算不算自愈?
自愈的情况分几种,包括解剖自愈、临床自愈、症状自愈,这个小孩从临床和症状上来讲,缺口已经没有了;但是从解剖上来看还是存在的,真正的室间隔缺损还是存在的,只是因为右室面的瓣膜腱索组织粘连引起闭合,这种情况不叫解剖的自愈。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会因为B超医生的操作方法、测量的切面不同,有一定误差的可能性,所以还是建议进行定期的超声复查。如果真的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没有过隔血流,也可以暂时不考虑手术治疗,进一步观察。
14网友“简**”
病情描述:2岁半,膜周部室缺3mm,问病情。
主任您好,我想室缺膜周部,3个毫米的缺口和有膜部瘤,基底是5mm、破口是3mm,这两种结果哪个更好一些。这次检查没有膜部瘤只有3mm的缺口。孩子目前2岁半了。麻烦主任帮忙看看,谢谢
郭建军主任:第十四位网友叫简,超声显示是膜周部3mm的缺损,合并右室面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基底是5mm,分流口是3mm,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膜部瘤形成引起右室分流口变小的病例。这两个结果实际上是一个结果,只是描述的位置不同。
真正的左室面缺损的口径是5mm,右室面由于膜部的瓣膜腱索的粘连,形成的分流口是3mm。这两个结果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同一个问题。
从他的超声来看,这个小孩有一定的几率去尝试做伞堵,需要进一步超声评估几个边缘、几个切面是否满足条件。即使不能做伞堵,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因为3mm的缺口虽然不大,但是再完全闭合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这种长期的分流存在,对孩子来讲会有很多潜在的风险。我们遇到太多这种情况的病人,因为等待引起瓣膜的变化、赘生物的形成,最终把小的问题拖成大的问题。
15网友“绪**”
病情描述:2岁,室缺约5mm。问病情及手术时机。
孩子没什么明显症状,目前3周岁,体重30斤,就是爱流汗,我想再等两年可以吗?像这种类型的室缺严重吗?谢谢啦!!
郭建军主任:第十五网友叫绪生,3周岁,15公斤,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就是爱出汗。说明先心病对他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包括他体质的强弱、发育的情况。通过超声来看,他是一个膜周部的室缺5mm,有部分膜部瘤的形成,分流口不到5mm。
从现在已有的资料来看,我建议他还是要做一个更详细的超声评估。已经3周岁了,再等下去的性价比可能会弊大于利。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缺损,但还是应该及时治疗,避免后期形成其他的并发症。
郭建军主任结束语的各位朋友,今天我简单地介绍了有关先心病外科微创封堵的技术,同时也对比了内、外科封堵、传统的手术方法的优缺点。
以往我们碰到的先心病,尤其是简单先心病,有一部分小孩是符合这种外科微创封堵条件的。我们单位的比例大概在15~20%左右,大概10个孩子里面有1~2个是符合条件做微创手术的。从我们医生的角度来讲,一旦这个孩子符合条件,我们都会首选微创手术。毕竟它有很多优点,我们上面也说过了,创伤小、恢复快,对小孩整个影响都比较小。
能不能做微创手术,如何做微创手术,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外科医生,包括超声医生一块儿会诊、进行综合评估。在这里我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这类简单的先心病,还医院进行评估,给孩子一个最好的个体化方案,及时解决问题。
无论是内科介入、外科微创还是传统手术的方法,都是越早解决问题,损害越小。
最后谢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
文案:薇拉编辑:艾比
(注:本次讲座由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先心管家,谢谢!)
先心管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