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日报心血管病高发,阜外医院两天完成

雾霾散去温度骤降

心血管病进入发病高峰

两天60台心脏手术

上周末,医院迎来了首个手术高峰。8日到9日两天时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近60台,《大众日报》、《青岛日报》、《财经日报》、《大众网》、《青岛新闻网》、《健康网》等主流媒体纷纷第一时间报道。为了引起社会百姓和心血管患者足够重视,针对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本文选摘部分报道综合整理,以供参考。

——宗禾

受前一段时间雾霾影响,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持续增加,大家纷纷戴上口罩出门。殊不知,还有一个疾病容易被大家忽视,它同雾霾天气和气温变化也存在密切的关系,那就是心血管疾病。

青岛日报记者隋俊采访报道

刚刚跨入年的大门,医院就迎来了心血管疾病的手术高峰,医院心脏中心两天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近60台。

急诊首先拉响警报

1月6日,阜外医院急诊分中心接诊一位病人,自诉头晕、胸闷、憋气,恶心、呕吐数次。检查发现病人面色紫绀,听诊心率极弱,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仅有20-30次∕分。

病人病情危急,值班人员立即将病人推入抢救室给予开通静脉通路、氧气吸入、抽血化验、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测血压仅有70∕30mmhg。心电图波形示急性下壁、前壁大面积心肌梗塞,病人危重。

经询问家属得知,病人几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以后没再复查。上午出去散步过程中突感不适,于是赶紧打出租车从李村赶来。由于路上堵车严重,近一个小时才到。经过初步检查,医务人员判断清楚后,意识到时间就是心肌,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准备为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抢救期间,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心跳多次停止,血压持续下降。医护人员立即电除颤,一次、两次、三次……,奇迹终于降临在该患者身上。经过不懈的努力,病人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几近闭塞的血管被紧急送入的支架撑开,血流顺利通过,病人安全转至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

病房床位紧张

据阜外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姜先雁介绍,近一段时间以来病房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不仅本地的心血管病人增加,而且从外地转诊过来准备心脏搭桥的重度冠心病患者也很多,仅仅是一个病区就有来自烟台、潍坊、临沂等地的外地危重患者。都是在当地做过初步检查,发现需要心脏外科手术才转院过来的。

两天近60台手术

医院导管手术室的记录,仅仅是1月8日和9日两天时间,就有53台心脏造影(支架)手术。据心脏中心副主任兼11病区吕振乾介绍,他们还为4名重度心脏病患者做了外科手术,两人是外地转院来青岛手术的重度心脏病患者。新年伊始,阜外医院心脏中心五个工作日就为近80个心脏病人完成了手术治疗。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陈东采访报道

结合当前天气特点,阜外医院心脏中心12病区主任崔美平提醒潜在的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无论是雾霾天还是严寒天,首先要做好保暖,外出锻炼要量力而行,雾霾重的时候和天气寒冷的早晨,都不建议外出活动,否则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崔主任还就和那位急诊患者类似情况的人群做了专门提醒,心脏手术后一定要及时复查,心脏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出院后仍然需要注意调养,控制饮食,按时服药,规律生活等等,否则极易再发生意外。









































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gchongjing.com/szshzs/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