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血管也慢慢变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它是一种进展性的全身性疾病,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并且堵塞血管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冠心病了。
冠状动脉的堵塞往往是逐渐形成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因素使得动脉内皮受到损伤,经过长期的发展,脂肪堆积在内膜下形成脂肪斑块,斑块外面有一层纤维帽,把内层的大量脂质包在里面,像是饺子。薄皮大馅的饺子(粥样斑块)容易破裂。当斑块破裂的时候就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PCI治疗例数快速增加,年时已超过45万例,年达到50万例,年达到56万例,PCI例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冠心病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得以解除,缺血部位心肌供血大大改善,心绞痛发作可明显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可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生活、工作、社交状态。但冠脉介入治疗后并不是说冠心病就治愈了,药物支架也不是万能的,患者经冠脉介入治疗后,还必须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加强自我护理,防止再狭窄的发生,以保持冠脉管腔的长久通畅。
您知道应该怎样维护支架吗?
1、规范药物治疗:植入支架并不能代表你的病就彻底治愈了,支架将堵塞或即将堵塞的血管开放,疏通,并不等于这个血管或者这个部位不会再次发生狭窄或者阻塞。为了防止血管再次发生病变,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他汀类药物除可降低血胆固醇,还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外,具有稳定冠脉动脉硬化斑块、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可减少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比如他汀类药物,这个不仅是调节血脂,而且还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作用,而斑块的不稳定是造成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比如心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如无禁忌症终生服用,同时要使用氯吡格雷(波立维)普通支架至少6个月,药物洗脱支架至少1年,如果有其他情况比如糖尿病等要延长至2年,甚至更久。
2、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将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良好状态,即空腹血糖低于6,餐后2小时在7左右或以下,血压控制在80/,体重指数(即体重/身高的平方)控制在22-24左右,血脂长期保持正常,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达到或接近正常人的寿命!不过长期的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保持在标准范围内,且不发生低血糖等,需要自学糖尿病知识并长期监控血糖血压血脂。
3、改变生活方式:具体包括:①改变饮食结构: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压,从而防止冠脉再狭窄的发生。冠脉介入治疗之后,应以清谈饮食为主,蛋白质应该以鱼类为主,切忌暴饮暴食或进食过饱。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瘦肉、鸡、鸭、兔、魚肉、豆制品和奶制品等。不宜常吃或大量吃动物内脏、鱿鱼、蟹黄、蛋黃、以及煎、炸、烧烤等食品。
②规律运动:冠脉介入治疗之后,患者不要整天卧床、静坐,而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规律性运动有助于保持冠脉管腔通畅,促进缺血区心肌侧支血管生长。支架术后患者运动应该掌握运动强度,反映运动强度大小最实用的指标是心率。计算公式:-年龄=你运动时每分钟心跳最快的限度。例如,如果年龄是65岁,每分钟次心跳就是上限,患者一定要把心跳控制在限度之内。
③控制体重:体重的控制不仅有利于降低血脂,控制高血压,还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从而防止冠心病的复发。
④戒烟:冠心病患者应严禁吸烟,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吸烟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4、定期复查。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调整药物用量与种类,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另外,手术后如果感觉到又出现类似术前的一些症状,请不要忽视,医院看医生。嘱患者坚持定期、定点随诊。出院后在1个月、3个月、半年、9个月、1年这几个时间点到门诊接受随访检查。超过40岁的患者,应坚持每年检测血脂、血压、肝肾功能、肺部X线、心电图。
植入支架不能“一劳永逸”,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及精神紧张等都是冠心病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人一定要全面终生管理,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才能在心脏支架手术后,更有力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