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接受手术?
是的,你没看错!
而且还是难度超高的心脏手术!
资深的医生和勇敢的妈妈
创造了全国第一例!
今天,帮帮和手术医生、这位妈妈面对面
听听“奇迹”背后的故事
为了孩子,拼一把!今年春季,谢女士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喜的是,原本因身体原因不抱二胎希望的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这个“天降之喜”不久,产检发现,腹中胎儿右心室发育不良、三尖瓣发育不良,肺动脉严重狭窄,接近闭锁。
这意味着,如果妊娠继续下去,心脏的两个心室将发育变成一个心室的风险,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和生活都将有很大的影响。
不想放弃宝宝,也不希望孩子出生后被病痛折磨。怎么办?
抱着一线希望,谢女医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脏母胎医学科的潘微主任了解谢女士的详细情况和迫切想留下孩子的意愿,会诊后提出了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方案。
这个方案很大胆:不采取孕妇开腹、胎儿开胸的外科手术模式,直接对孕妇腹内胎儿进行心脏介入治疗。
通过介入球囊扩张重度狭窄的肺动脉瓣,恢复右心室前向性血流,促进不发育的右心室继续发育,从而达到出生后的双心室循环。
虽国内还没有胎儿心脏介入治疗的先例,但心儿科熟练开展的新生儿心脏介入治疗,已为胎儿心脏介入治疗铺垫了厚实的临床基础。
此前,省医心外科在院长庄建的带领下已经开展了十余年胎儿心脏宫内治疗的一系列研究,一直与欧美发达国家胎儿心脏病专家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和业务交流。
在了解到这些信息后,谢女士当即决定接受手术方案,“为了孩子,我要拼一回!”
手术一线为了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医院院长庄建亲自指挥整个胎儿心脏介入过程。
手术前,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奥地利专家飞赴广州,与省医专家们一起完成国内首例胎儿心脏介入治疗。
在超声评估了胎儿体位无误后,两位国外专家及两位省医心儿科专家携手开始了手术。
由于胎儿的肋间隙非常窄,穿刺针多次被肋骨所阻挡,多次调整,终于成功进入胎儿右心室,穿过狭窄的肺动脉瓣。
当进入到最关键一步准备放入球囊进行扩张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胎儿心率突然明显减慢,收缩幅度减弱。手术室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万一胎儿心率持续下降不能恢复,胎儿将胎死腹中!
不少人额头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手术团队马上停止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对胎儿的心跳进行了必要的药物干预,使胎儿心跳得到恢复,大家松了口气。
胎儿心率恢复后,用超声再次评估胎儿状况良好。经过讨论,认为胎儿心脏比较脆弱,短时间再次干预的风险极高,如果再次手术,于24小时后再进行。
回到病房的谢女士已经清醒,当专家前来征求她是否愿意再次尝试手术时,谢女士立刻表示同意。
说起当时的想法,这位勇敢的妈妈笑了,“我一点都不担心,我还怕专家不愿再给我做呢,”她还提到,当表示同意时,她看到庄建院长赞许的点了点头。那一刻她知道,在孩子艰难的求生路上,她不是孤独一个人,陪伴她一起战斗的,还有这些同样在努力着的专家团队们。
9月22日,手术再次进行。这次穿刺针十分顺利,准确地穿刺到胎儿的右心室,球囊导管穿过近闭锁的肺动脉瓣,开放了肺动脉瓣膜,反复扩张2次,在超声检测仪可清晰看到“生命之血”成功流向肺动脉。
手术成功了!这一刻,不仅是谢女士孩子的新生,也打开了国内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史上崭新的一页。下了手术台的专家们情不自禁击掌而庆。
术后第三天正好是谢女士的生日,她幸福地说,省医的专家们用高超的技术给她送上了最好的生日礼物。术后,谢女士恢复良好,复查胎儿心脏超声,肺动脉瓣前向性血流存在,可以出院回家。
预产期前,她将配合省医专家继续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胎儿右心室的发育状况。3个月后,她将迎来这个新(心)生的孩子。
对话庄建: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院长
潘微:省医心脏母胎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她负责监测胎儿状况和体位,寻找最佳手术窗口和体位窗口。
张智伟:省医心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帮帮:此次手术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张智伟:这次手术是完全通过介入的方式进行,不通过刀口,只用一根针穿刺妈妈的腹壁、子宫壁、羊膜腔、胎儿胸壁等多层组织和结构,并准确穿刺到胎儿的右心室,难度非常大。
其中,最难的是胎儿的定位。胎儿在子宫内是不断变换体位的,术前我们与妈妈沟通好特殊姿势,借助超声使胎儿调整到合适的体位,并在体位的窗口期进行了麻醉。手术中,为了等待孩子转到合适的位置再进行麻醉,我们等待了近2个小时,而整个穿刺过程也就20分钟。
整个手术过程中,不动一刀,不缝一针,全部出血不超过4毫升,出血连一块纱布都未沾湿。手术中的器械也都非常精细:穿刺导管是1毫米到1.8毫米粗的两根针,与普通的抽血针差不多粗细,扩张的球囊直径也仅4毫米。
做手术用的穿刺导管
帮帮:为何选择在胎儿28周时进行介入手术?为何不直接把胎儿生下来再进行手术?
潘微:国际上做的胎龄最小的此类手术时22周,如果胎儿病情严重会尽早手术。胎儿的宫内手术并不是越早做越先进,而是要选择最合适的手术窗口期。具体到谢女士的案例,她来到本院时,胎儿已经是26周。此外,我们还考虑到,万一手术中的穿刺引发早产,胎儿26-28周大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可以存活,再小一点就比较困难。
这也是开展此项手术的意义所在:干预晚的话,再好的技术也不能完全康复,而宫内早期干预能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最大的益处。
帮帮:此类手术在国际上开展的情况如何?
庄建:国际上有多例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手术,但只有20多例是跟我们这一例类似的右心室发育不良,其他的70多例都是左心室发育不良的案例。亚洲人群中前者更多见,欧洲人群中后者更多。针对左心室发育不良的宫内手术更简单直接,手术操作的空间也更大,而右心室发育不良的更加艰难。
此次手术成功也得益于奥地利专家的帮助,奥地利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胎儿宫内介入手术的国家,目前估算已经完成上百例。
帮帮:目前胎儿手术有哪几种?
庄建:目前,胎儿手术有三大类,产时胎儿手术、胎儿宫内介入治疗以及胎儿体外循环手术。前两种手术都由医院在国内率先成功施行。
4年起,省医开始进行胎儿体外循环手术的研究,目前世界上也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但在动物实验中有了存活案例。国际上只有三四家单位在进行此项研究,省医是亚洲唯一一家坚持做此项研究的单位。
帮帮:这一成果将会带来哪些福音?
张智伟:目前我们开展了国内首例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成熟后我们将会很快有更多的病例。我们期待随着各项技术发展,先天性疾病的宫内早期介入治疗在其他病种也取得突破,这将有助于整个中国的优生优育。
值得呼吁的是,越复杂越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越可以早期发现找出病因,并进行早期的干预,父母们不能轻易放弃。
本期采写:李秀婷朱晓枫
摄影:罗斌豪
通讯员:张丹娜靳婷
本期小编:朱晓枫
为勇敢的妈妈和医生点赞!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哦~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江西治疗白癜风医院